改革开放后发展出来的六大中国当代艺术思潮

波普艺术悄然转身:反讽农民暴发户的艳俗艺术

改革开放后发展出来的六大中国当代艺术思潮 
俸正杰《中国姑娘》

艳俗艺术是对中国波普艺术的一次成功转换。这一艺术潮流既体现了美国艳俗艺术家昆斯对中国的影响,也植根于中国的土壤,体现了艺术家对农民暴发户的反讽。艳俗艺术的艺术家们大胆从民间的月份牌、年画、刺绣中吸取养分,把原本是一种大红大绿、喜庆吉祥的农民趣味的艳俗倾向转换成他们对当下大众消费文化,即对急功近利、浮夸的艳俗文化展开批判和反讽。艳俗艺术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艺坛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艳俗艺术的第一个展览——“艳装生活”于1996年4月在北京的云峰画苑举行,随后具有艳俗倾向的艺术现象开始流行。1999年6月“跨世纪的彩虹——艳俗艺术”在天津展出,廖文先生为与该展览同名的大型画册撰写了前言。

艳俗艺术代表艺术家和作品有杨卫的《中国人民银行》、李路明《中国手姿No.16》、俸正杰的《中国姑娘》、王庆松《思想者》等,这些作者和作品成为中国艳俗艺术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编辑: 秦元元 标签: 艺术思潮  改革开放 中国当代艺术  发展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