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发展出来的六大中国当代艺术思潮

巧妙转换消费文化:誉满海内外的中国波普

改革开放后发展出来的六大中国当代艺术思潮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之二》

中国波普作为一种倾向,集中出现于“后89中国新艺术”展览中。1992年,中国开始流行波普艺术,并以各种波普风格样式持续着。我们知道,波普艺术最早产生于英国,来源于美国大众文化和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短暂、流行、复制、有创意和大商业的后现代设计,反现代主义的色彩非常鲜明。这种艺术样式进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识、消费文化和商业主义产生了强烈的互动,从而使波普艺术从西方大众消费文化成功转换成为中国政治波普文化。

波普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是王广义,他的“大批判”系列是中国波普艺术最杰出的作品。王广义大量挪用“文革”图式和工农兵形象,并糅进“可乐”、“万宝路”、“麦氏”、“555”等西方名牌,实现了他对政治现实与历史的批判。可以说,在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王广义的作品不仅对中国当代艺术,也对大众消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波普艺术的主要艺术家有王广义、张晓刚、李山、魏广庆、刘大鸿、余有涵、冯梦波等。这些艺术家的杰出创作,奠定了中国波普艺术在国际和国内的重要地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编辑: 秦元元 标签: 艺术思潮  改革开放 中国当代艺术  发展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