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深入解析陀飞轮为何为表中之王

2012-07-02 10:55:28 来源: MSN奢侈品
中国日报 - 生活 +加关注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字号 T | T

深入解析陀飞轮为何为表中之王

  陀飞轮手表经过时间和技术的改进和革新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代:

第一代陀飞轮表(Tourbillon)

1795年由瑞士制表大师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发明。其飞轮结构必须由“飞轮旋转框架”(Tourbillon’s Carriage)和“飞轮固定支架”(Tourbillon’s Bridge)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基本构件组成。在此组合中,“摆轮夹板”(Balance’s Bridge)必须随飞轮一起旋转。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第一代飞轮表可以分为两类:同轴式,即摆轮的中心和飞轮的中心在同一轴心上;偏心式亦称非同轴式,即摆轮的中心和飞轮的中心不在同一轴心上。

第二代浮动式陀飞轮表(Flying Tourbillon)

1927年,德国制表大师Alferd Helwig制造出没有“飞轮固定支架”的陀飞轮怀表,提高了此种表运转时的神秘感和动态艺术美。在此组合中“摆轮夹板”仍须随飞轮一起旋转,此第二代飞轮表同样有同轴式和偏心式两种类别。浮动式陀飞轮与第一代陀飞轮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代陀飞轮下方有转动轮轴,上方有横桥固定,稳若金汤。但浮动式陀飞轮去掉了上面一道横桥,上方几乎是不设防的,制作上更困难。这种将上空领域开放的转动有意想不到的视觉美,宛如宁谧水面的睡莲,因此浮动式陀飞轮也是经常被设计在顶级腕表里的经典元素。

第三代神奇陀飞轮表(Mystery Tourbillon)

由东方的钟表大师中国人矫大羽(Kiu Tai Yu)在1993年于香港的“天仪轩”首创发明并且亲手制造成功。它不但和浮动式陀飞轮一样取消了“飞轮固定支架”,而且奇迹般地把“飞轮旋转框架”也一同取消了(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飞轮表中,此构件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这个全新的结构中还把前2代陀飞轮中必须随飞轮一起旋转的“摆轮夹板”改变为不随飞轮一起转动,首次大大减轻了飞轮重量达一半以上,并且可以加大摆轮的直径以增强计时的稳定性,同时又提高了动感艺术表现的水平。在陀飞轮制造历史中,矫大羽首次选用蓝宝石玻璃替代了原本用金属制造的“摆轮夹板”,之前此部件是附属于“飞轮旋转框架”中的,故在国际上也被称为“矫氏神奇陀飞轮” (Kiu’s Mystery Tourbillon)和“中国陀飞轮”(Chinese Tourbillon)。聪明的中国人将瑞士人最引以为豪的钟表技术提升到全新的境界。


编辑: 秦元元 标签: 陀飞轮 腕表 芝柏表 共和历 振频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