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中国时尚传媒集团和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罗博报告》杂志和重庆(国际)时尚发布中心承办,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的第二届中国精品论坛重庆北碚悦榕庄举行,来自商界、政界的学者,艺术家,和读者共同参与了这次论坛,与会者在“中国制造”这个大主题下,结合产业链模式和当前商业环境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追问。
论坛上,时尚传媒集团副总裁瘦马在发言中表示奢侈品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就是时间,就是人工在产品里投入,我们发现西方奢侈品跟你们讲历史时经常会给你们说我们拥有多少历史、拥有多少工人,这些工人可能70岁、80岁还没走。他们都讲这个,为什么?因为奢侈品里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时间可以乘10、乘100。回到我们的产品如果来计算时间的话,我们的产品时间成本或者在推广的时候并不去讲时间,所以我们失去了溢价的一种可能性,中国精品的培育和发展同样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酝酿.近年来,中国正在快速缩短登上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的时间,仅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人的出镜奢侈品消费额已经累计达到240亿人民币,超过了日本和欧洲,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最大的买家。但中国消费者始终最为关注的还是那些具有较高公众知名度的国外奢侈品品牌,中国何时才能对外输出本土的精品品牌,成为了论坛上最热点的议题。
去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增速从30%放缓至7%,但受到税收、美元贬值、偶债危机等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奢侈品消费支出,占到了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总支出的60%以上。面对如此庞大却不断外流的市场,以及内需不振,成本上涨等等内外因素的大背景下,这一届的中国精品论坛选择“中国制造”这一议题,并联合媒介论坛的协力品牌,共同组建中国精品联盟。与众多同行者一起,在来自内外压力和竞争的市场中发出闪耀的光芒。
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评选出的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总共超过千个。但是,能在国际市场初现端倪的却凤毛麟角。品牌的文化意念与情感寓寄已断裂消失。在失落了商业市场影响力的同时,也失落了更重要的物质精神价值观。换句话说,失落了中国文化所赋予的器道伦理。中国人不断高涨的精品热情,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精品的春天并不遥远。与其说洋为中用,是以欧美之石攻中国之玉,莫如说温故知新,是以中国世界观借力欧美方法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郑毓煌先生就“从全球百强品牌看中国精品行业未来”做了主旨演讲,他说全球品牌榜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迄今为止没有这样一个百强品牌行业,但是我们也不要灰心,中国人拥有全球最努力工作的人,几乎是最高的智商,科学统计上的数据表明我们智商高他们几个点。所以这两个结合起来一定有可能来超越西方,咱们缺的是一个扎扎实实的理念、扎扎实实的态度,不能再去做对顾客不好的事情,去忽悠顾客的事情,短期可能会给你带来利润、带来盈利,但是长期是做不成一个百年基业的。所以这样一个启示告诉我们,中国精品行业,甚至任何一个企业要做的就是扎扎实实从吸引顾客开始.
北大汇丰商学院特劳特定位中心主任—姚荣君先生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复兴之路”发表了他的看法,定位是一门艺术不是科学,所以很难说有一个具体的办法就可以按照这个逻辑去打造一个品牌,其实真正的实战做法都要根据市场的动态竞争重新界定。但是不妨我们可以寻找一些规律。首先我们要界定竞争对手;二是针对竞争对手强势背后的弱点切实定位。三是为定位提供信任状;四是围绕定位创建内部的运营配称。你到底是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或者你的价格定在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才是好价格,这是没有依据的。如果有了这个定位你一切有了标准和依据。
MADE IN CHINA从诞生以来,便一直笼罩在劣质标签的阴影之下.但同时中国又是某些全球最精湛工艺的摇篮(如瓷器、景泰蓝、羊绒、丝绸等),如何突破这历史与现实的悖论,是中国制造当前面临的瓶颈问题,而其突破点,或许便在初试啼声的中国品牌身上。原非物质文化司副司长-屈盛瑞先生说现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术的保护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我们鼓励通过大师,国家有代表的传承人方式,包括给代表性传承人一些经费支持,来使他们的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我觉得目前来讲,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方面包括中国四大名秀,只有把我们的传统技艺真正保护传承下来,这才是非常重要的。现在随着市场的需求,一些刺绣的传承者不是把自己的传统技艺很好的传承下去,也就是说有些通过染色的方法来制作,外行看不出来。这种技艺的传承我个人是不赞成的,我觉得应该保护。苏绣手工艺大师-姚建平女士说苏绣发展到今天有2500多年的传承,摆在我们面前要思考的是,一个是传承问题,一个是如何国际化的问题。传承问题也是人才问题,因为苏绣其实是传统的手工艺术,都是需要耐得住寂寞,投入周期长,见效慢。要进入这个行业3-5年是一个初级阶段,然后通过五年他还能够坚持不懈,耐得住寂寞,他还有激情往上走,他可能通过十年,十年磨一剑,是应该会出正果的。从我扎扎实实学习上一代的经验中出了正果。
《罗博报告》杂志和时尚传媒集团对于中国精品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倡议:
第一,我们希望在座各位企业家能一起联合成立中国精品联合会。这一块我是想打通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联,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管理,促成一些在政策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二,我们想加强平时企业之间的交流、研讨,可以做一些跨界合作,有人做服装、有人做地产,有人做通讯,我们搭建这样一个桥梁做跨界合作。跨界最好的合作就是马云,大家都看到了他最早卖黄叶,到现在做物流,他跨界合作。
第三,我们希望成立一个中国精品基金来做孵化器。推动产品从前期的设计、开发到最后落地生根,这也是我觉得要做实事的地方。
倡议的同时也代表时尚传媒集团给出一个态度,这个事情希望大家拿出热情、精力、时间,只有这样我相信我们才能把“精品”两个字写得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