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汉代玉凳2.2亿天价拍卖 专家质疑真伪

2012-02-01 09:57:36 来源: 《新京报》
中国日报 - 生活 +加关注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字号 T | T

据《法制晚报》报道,春节期间,一条“汉代玉凳”在网上引发热议——2011年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是“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成交价2.2亿元。但很多网民指出,汉代古人是席地而坐,凳子还没发明。专家也表示,玉凳不符合当时的服饰要求与文化特点。

汉代玉凳2.2亿天价拍卖 专家质疑真伪 
 拍出2.2亿的“汉代”玉凳

专家指出,从“汉代坐凳”的图片上看,它属于“高坐器具”,不符合汉代的礼制和贵族文化特点。

事情曝光后,拍卖公司负责人以“拍卖公司只是中介机构”、“不保证拍卖品100%是真的”和“打眼也是一种乐趣”(“打眼”:收藏行话,指没看准东西被人蒙了),来回应各界的纷纷质疑、指责。很显然,拍卖公司表现得如此漫不经心,要么觉得就算“打眼”也无需付出什么代价,要么就是这桩交易别有洞天,即便付出代价,也是稳赚不赔。

于是另一个“为什么”呼之欲出:有人“愿打”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挨”?就算这位买者果真不认得古董,如今这事炒得沸沸扬扬,这位花了2.2亿,却可能买回个笑话的神秘人物,居然会如此沉得住气?

在国际古董、收藏品和艺术品拍卖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有些看似匪夷所思、实则别有深意的交易,明明并不值钱的低价值藏品、赝品甚至伪作,却以畸高的价格成交。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有些不为人知的名堂,如虚买虚卖哄抬藏品或同类拍品价格,反复倒手“钓鱼”、吸引“凯子”上钩,甚至利用这种“合法天价交易”将“黑钱”洗白等。

如果“为什么”的起因仅仅是“打眼”,那么拍卖公司负责人所言“争来争去没个说理地方”的现状,就必须加以扭转,一件各方面均符合典型特征的元青花是真是伪,是老仿、高仿或做旧新仿或许无法作权威裁定,但类似“汉代坐凳”能拍出天价,这种足以让整个拍卖行当蒙羞的“打眼”,古今中外都不应、也不可能“没个说理地方”,如果真没有,那相关部门需尽快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不能让拍卖行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如果是出于那些“非业务”原因,那就更应该有人出来问声“为什么”了——花2.2亿买个假古董或可不计,可为什么有这样一桩“凯子交易”、这2.2亿又是怎样的来龙去脉,恐怕是不能就这么含糊过去的。


编辑: 秦元元 标签: 古董汉代质疑 拍卖 汉代玉凳 玉器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点击排行